原来!
这叫洪塘磕尪习俗!
[kē wāng]
图2 参演人员合影
深究“磕尪”
每年正月十二,在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洪塘村。都会举行“磕尪”活动。
“磕尪”习俗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典故:
郑成功的部将刘国轩,
于洪塘村歼灭清军贝勒王夫妇及数万名士兵。
洪塘村人害怕士兵的亡灵兴风作浪,
发动家家户户备办丰盛的祭品进行社祭,
并抬着神像从相反的方向对冲而来,镇压冤魂。
民俗沿袭至今,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2010年11月被列为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“磕尪”中两尊神像分别着红袍和绿袍
红袍者,为三国时蜀国大将廖化,
红脸虬须,怒目圆睁;
绿袍者,为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麾下的辅胜将军李伯瑶,
气质儒雅,慈眉善目。
那么,扛着这两员大将相撞
到底难在哪里呢?
两尊神像各有400多公斤,加上两支实木大抬轿杆,一共有600多公斤重。
开始前,村民将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神像抬至场边,每个参加比赛的村民都要在祭拜过陈元光神像后才会上场。
磕尪的比赛规则为,4人一队,,前后各2人,两支队伍,抬着轿椅在水平方向相互碰撞,摔倒的一队为输。因为轿椅太重,村民撞不到两三回合就会累得气喘吁吁,最终的赢家总会花落至坚持到最后的那一方。
而且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,
洪塘村一改闽南女子不抬神祇的习惯,
活动中增设了女子比拼环节。
一般是四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,
不加长的抬轿杆,不过也有400多公斤重。
洪塘在闽南地区绝对是打破封建礼教的第一村!
编审 | 刘惠婷
综合整理于网络
cjgjng
linglingcircus
jiagengjuyuan
XMSYBY
鳌园
jimeiaoyuanjingqu
xmcydc
xmlaoyuanzi
bsynjl
▽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