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上一般不会单纯以患者昏迷时间的长短评定是否有救,只要患者的情况未达到临床死亡的标准,医生一般就不会放弃对患者的抢救。如果患者只是陷入了昏迷,而没有出现心脏跳动、呼吸停止,脑死亡,临床上一般有救。但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较差,重度昏迷超过1周以上,逐渐失去生命体征,醒过来或恢复健康的机会可能会比较小。
昏迷的患者是否能够恢复正常,一般取决于患者本身的状态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、康复训练程度、是否存在并发症、是否存在基础疾病,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等。大脑病变引起的患者轻度或中度昏迷,如脑梗死、脑出血等,在出血量较小的情况下,一般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醒过来,不会昏迷较长时间,如果患者已经渡过了水肿期,一般1周左右病情即可逐渐稳定,患者也可逐渐苏醒。但如果患者超过1周没有苏醒迹象,一般提示病情比较危重,可能无法再次苏醒。
部分严重疾病导致的昏迷,如大面积的脑梗死、脑出血等,患者昏迷的时间可能会超过1个月,甚至长达半年。如果超过半年仍未苏醒,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,此时虽然患者可以长期存活,但一般无法恢复清醒状态。另外,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较差,血压波动较大,生命体征不明显,甚至存在脑干梗死的情况,超过1周不能苏醒,一般则提示患者无法再次苏醒。
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,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,如呼吸、体温、脉搏、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,同时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,及时给予神经系统检查。在卧床时应将昏迷患者的头应偏向一侧,以防止呕吐物误吸,出现窒息等情况,还要注意给患者定时翻身,防止患者出现压疮、肌肉挛缩等情况。